乡音袅袅,缅怀大哲
--纪念方东美诞辰110周年研讨会综述
施保国
安徽 合肥 国立安徽大学哲学系
A Synopsis:
The 110th Birth Anniversary
Symposium Remembering Master Fang
Held by his native fellow philosophers
Institute for Thomé H. Fang Studies
National An 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China
Shi Baoguo
2009年是安徽的乡贤、现代著名哲学家方东美先生诞辰110周年。12月26日,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在安徽大学逸夫图书馆举行方东美纪念研讨会,来自安徽大学、中国科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学院、安徽省社科院、省文史研究馆、芜湖市委党校、安徽出版集团、新安晚报社以及方东美先生家乡的学者四、五十位专家,大家主要就方东美的成长、活动、思想以及学术贡献等进行交流与讨论,一方面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和纪念这位现代大哲,另一方面探讨和领略方先生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研讨会由常务副院长史向前教授主持。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方东美的生命本体
在现代哲学家中,能建构哲学体系的只是少数几位,而方东美却是其中重要的一位。黄山文化书院名誉院长钱耕森教授作了题为《从柏格森生命哲学到方东美生命哲学》的报告。他指出,方东美着力于普遍生命哲学的形上学体系的建立,此生命理念,主要源于对西方柏格森生命哲学、怀特海机体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易经哲学的"生生之德"思想的会通。柏格森以"生命的内在冲动"和"绵延"以及"真正的时间"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唯一的实在,只能以直觉来把握。生命以向上和向下两个路径自由创造出万物。方东美创建生命本体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伊始于我国全面抗战之时,1937年抗战前夕,他在当时的中央电台,连续做了八期《中国人生哲学概要》的演讲,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千钧一发之际,他大声呼吁,国人要振作精神,"抵死推敲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在天地间站稳脚跟",从而将生命哲学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方东美认为,宇宙是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万物均有生命,除了物质生命之外,精神和价值也都有生命。在精神与物质同流的境界中,将二者融为一体的为生命,因此,宇宙绝对不是战场,不能以生命与物质进行交战。他的生命哲学明确提出了广大和谐境界的主张。钱耕森指出,研究方东美哲学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促使中国哲学的转型和现代化;可以为建设精神家园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资源。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将方东美研究立项,至今方东美研究在国内已渐成气候,应是学术之幸事。安徽省文史馆余秉颐研究员说,在最近《孔子研究》发表的一篇方东美研究综述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方东美是与冯友兰、熊十力等相提并论的大哲学家,但因曾经的意识形态的原因以及方东美自己"六经注我"、天马行空式的论述方式等,致使对其研究还很不够,在其研究方面空间仍很大。至于方东美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代的影响,他指出了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三个方面研究重点:一为推崇中国哲学中的生命观。方东美终生在唱"生命赞歌",但不同于西方生命观中归为欲望和冲动的非理性因素,中国哲学的生命观是理性的。二为机体主义的思维方法。中国儒家的"贞一"、道家的"抱一"、佛家的"真如"等融贯型思维不同于西方的分离型思维,中国哲学主张内在于现实,而西方认为现实为"死亡的练习"。三为对于人类文明中精神走向的关注,尤其是忧患意识的增强。方东美认为,在文化沙漠的时代,应做顶天立地的哲学家。在西方"三大打击"的影响下,人性中神性丧失,致使人格发生坠落,而中国哲学的精神可做拯救的工作,今天应将这种哲学精神作为关注时代、贴近现实的基点。
二、方东美思想研究的不同视域
安徽大学宛小平教授说,自己对方东美思想的研究,是从美学的角度,接在朱光潜、宗白华思想研究之后进行的,发现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与方东美的美学思想很相近。从美学对于哲学影响的角度而论,冯友兰和宗白华借西方哲学的概念来讲,没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只有方东美做得最好,抓住了美学对于哲学本质的影响这方面。方东美将宇宙看成是生命的、道德的,以生命美学的角度讲哲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现当代哲学中独一无二。因此,他同意美学家叶朗的话"从宗白华、方东美的路子往前走"。
合肥学院李春娟博士谈论"方东美生命诗学解释学"。方东美从尼采的"用艺术家的眼光考察科学,又用人生的眼光考察艺术"的思想中获得启示,并把它结合到庄子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观念上去,站在生命本体论的角度,重新规定了解释学的方法与对象。他要解释的对象不是经典文本,而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理",理是包括哲学、科学、宗教、道德等在内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生命精神,而用以解释的方法则是"原天地之美",也就是透过诗学的、艺术的观念去解释。可知,方东美从解释学的角度对传统资源进行深入发掘和现代转换,在尼采与庄子之间搭起了对话的平台,对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释学是有重大启示意义的。
安徽大学博士生施保国认为,可从六个方面来谈论"方东美论道家思想",即新儒家、新道家、"世界主义"主张者、生命哲学等视野中的道家思想,从"有"、"无"两个维度探讨道家思想的本体论和"上下双回"的认识论,从"哲学与诗境相集合"为视角可探讨道家的艺术,从"宗教亦哲学"角度看道家对佛家的影响,从对道统的反动为视角可探讨道家对新儒家的影响,从传统哲学和西方思维方式为比较视域探讨道家的形上学。
对方东美思想的研究,应以开放和宽容的心胸,去同情地理解,而不能将其归于某一家一派。安徽出版集团丁怀超编审认为,方东美思想的重要特点是富有个性化色彩。以方东美对于周易的理解为例可知,方东美哲学是提炼式的而非材料性的、非发现性的。方东美以四个原理进行研究,即,第一原理为"生生而日新"原理;第二原理为"旁通统贯"原理;第三原理为"元亨利贞"的创造原理;第四为价值实现过程的"本性是善"原理。另外,方东美对于哲学史研究的特点为对于原典中的元素进行提炼,也是对固有的改变。由此可知,方东美是哲学家而非仅哲学史家。
另外,东南大学博士生张泽鸿谈论了方东美诗学理论,南京大学博士生王石谈论了方东美的华严宗哲学思想。
三、对方东美思想研究的时代意义
方东美为安徽本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学者,尤其是他的"儒家、道家、佛家、西家"兼综和融合中西文化理念,在哲学界、文化界和宗教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安徽大学张能为教授认为,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方东美的融合思想应被突出出来,作为文化发展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安徽大学哲学系二级学科种类齐全,可对于方东美丰富的哲学思想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
中国科大刘仲林教授认为:有四位哲学家关注周易"生生日新"思想,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作了较大的发挥,即:熊十力的《唯识论》,张岱年的"综合创新"论,罗光的"生命哲学",方东美将艺术、美和"生生日新"思想相结合建立的"广大和谐"哲学体系。其中二位来自大陆,二位来自台湾,应加强两岸文化的统一,更利于新哲学的建设。我们应从更宏观的视角思考方东美的哲学对于今天新哲学建设的价值,这样,可纠正传统片面的唯物主义对"形上学"的束缚。科学处处制约哲学,他同意罗素视哲学为科学与宗教之间的一种学问的观点。因此,在建立新哲学体系过程中,一定要把包括方东美在内的许多哲学家建立的形上学体系作为资源。
安徽大学沈素珍教授介绍了自己发表的三篇关于方东美先生成长、活动、思想研究的文章:"哲学大师方东美的青少年时光"、"方东美与五四运动","诗情与友情:朱光潜与方东美"。
在经过自由发言后,院长刘伯山教授作了总结。他说,这次座谈会积聚了不少老学者,尤其是年轻博士们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探索精神加入研究行列,必能将方东美思想的研究工作推向更深更远。作为以关注传统文化和安徽地域文化为特色的黄山文化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注方东美思想的研究。据介绍,这次座谈研讨会为明年两岸联合召开大型方东美学术研讨会做了一次很好的"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