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雲居詩鈔

 

 

 

【編按﹕】臥雲居士、劉孚坤教授,湖北黃岡人,出身國內三所名校﹕北京大學、西南聯大、中央大學,游藝多方,更從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游,覃研名理。抗日聖戰起,投筆從戎,入青年軍,為上等兵,志作上等人。來臺後值韓戰爆發,居士重披征衫,任聯軍翻譯官,隸麥帥麾下;解甲歸來,執教臺大、師大、政大、中大等多校,作育英才。尤擅長邏輯、語意學、人生哲學等。課餘之暇,性喜詩詞,多感懷憂世、針砭時弊之作。兼好戲曲(京劇),對各家流派淵源,風格特色,如數家珍。孔子設教,倡「興詩、立禮、據德、依仁、游藝、成樂」,居士與(endorse)焉。昔殘唐五代,道德頹廢,而藝術斐然,生氣蓬勃。東美先生論學,獨具隻眼,謂藝術愛美情操有滌化人心之大用,微五代之頹與美,北宋理學,道德復興難起!後生讀者,涵孕於居士詩作之際,得毋頓興「有為者、當若是」之感耶?承蒙惠允轉載,特此誌謝!

 

#1    贈李委員慶安

兒女英雄出楚東,娥眉猶賽壯夫功。怨情平復親和力,民意伸張國士風。

吠日狂徒悲蜀犬,移山窮志嘆愚公。即逢錯敗初心在,俠骨柔腸慰乃翁。

謹以七律一首贈

李委員慶安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在台校友會

會長柴之棣敬贈黃岡劉孚坤敬撰

 

#2    贈曲劇雅客

壬午(民國九一年)仲夏端午節後十二日中宵不寐作

人間憂樂寄絲弦,慨慷悲歌不老泉,坐寨叫關孤子報,浣紗探母鎖麟緣。

龍吟虎嘯迎風雨,燕語鶯啼托杜鵑。世外桃源誰借問,文心來聽碧雲天。

 

#3    煞司之患感言

      時年八十又一歲

一、寄調江城子

癸未初夏,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侵辰二時醒起,思及近月來煞司(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肆虐全台,政府處置失當,人心惶惶,社會不安,因作此詞以抒懷:

煞司何物太猖狂!起驚忙,`勢難防,先例全無,親眾畏如狼。鬧得人人蒙口罩,勤洗手,大開窗。

官場作業好荒唐,欠思量,事無方;臨變茫然,舌水滿池塘。疫症當頭成敗績,期日到,換新岡。

 二、煞患觀政情七律

前作「江城子」一詞之後,煞症蔓延,見有司手忙足亂,更誤導意識型態。另有所思,因作此詩。

新政登壇意氣洋,無能治國走偏方。官風摧敗千般傲,疫症驚傳百事忙; 人際疏離呈逆轉,市容凋敝嘆空忙!可憐醫護拼餘力,陷陣捐軀父老傷!

 三、脫煞安魂七津

煞患擾台二月餘,至六月中旬方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解除旅遊示警,唯尚未達到病例集中區除名。據報道,知台北市文化局與聯合報將共同主辦「後SARS心靈重建三部曲」,希望以閱讀、音樂、及繪畫幫助民眾展開心靈重建。其中第一部「讀生命力」推介好書,有「愛戀仲夏顏如玉」之題句,詩意甚隆,惟平仄不協(接連四個仄聲字)。今試改第二字為平聲「憐」字,使成為「愛憐仲夏顏如玉」之句,並加衍成七律一首,又將另二部「樂天地情」及「畫乾坤大」之意亦含詩中。

煞患蔓延鬱象森,幸能緩脫見歸心。愛憐仲夏顏如王,痛惜亡魂才勝金。

樂曲撫傷迎慧命,畫圖明目振寒襟。且將幽暗存遺墨,碧海銀光滿樹林。

#4    恭賀李錫俊(煥)先生榮獲國立中山大學博士學位

      敬撰於庚辰夏日

兩代中興輔曲彈,金陵王氣夕陽殘。江湖險浪終能脫,腐鼠氈腥末可餐。

故國衣冠顏色改,眼前陰翳碧波寒。杏壇此日頒隆位,慧命丹心天地寬。

#5    題贈京胡藝術家馬蘭女史

      作於庚辰歲尾即西元廿一世紀二00一年初元日

弓弦婉轉賽箜篌,巧手弄彈月滿樓。導唱引歌情調厚,墊腔填韻味甘留。

金戈鐵馬獅鳴乳,流水行雲鳳展喉。或問琴師何老叟?原來玉女藝才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此七律用詩韻下平十一尤,篌、樓、留、喉、游諸字均韻。另依京劇字韻十三轍之「由求轍」取仄聲字﹕厚、吼、叟等字用於詩中第二、三、五、七句尾,是則八句俱可合轍。

 #6    畢 竟 —— 千禧龍年獻詞

      庚辰正月初二日開筆

其一 語體詩句

 所謂二○○○年

祇不過2.000秒讀

在光速紀年宇宙間。

 

畢竟

又一個龍年,

已是五百多次十二生肖的

反復巡迴

在伏羲、黃帝紀元中。

 畢竟

不息的生命力

方是時間

跳躍的心臟。

 畢竟

若無時間之律令

何有永恆?

若非生命之歷程

何以歸依?

畢竟

若是祛除生生之德

何所殷憂?

何來悠久?

叉豈存聖之時者也哉?

其二 七律詩句

 畢竟千禧數秒分,光年大宇渺層雲。

祥龍降瑞羲黃澤,天帝存仁黎庶勤。

息息行健時守則,生生律動髮如筋。

永恆神照殷憂聖,悠久無疆斯有文。

 

#7    論題琴韻會東西

      作於巴黎中國城粵海酒店四二三室

乙亥季夏八月初四日為賀歐華學會第八屆巴黎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完成,並有感於昨宵小提琴名家劉育熙先生專場獨奏中西名曲。

吐故納新會巴黎,名家琴藝譜東西。良宵燈節思鄉曲,科技人文論戰題。

慧命中華無巧解,悲歌牧野有靈犀。心存赤子能容物,廣大精微現紫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良宵」、「燈節」、「思想曲」、「悲歌」、「牧野」均係小提琴家演奏之曲名。又借中《中庸》中「致廣大而盡精微」以表大會結論:遠大眼光與細致工作。

 

#8    月下孤松

      甲戌中秋凌晨不寐

孤松遒勁傲霜華,虯蔓織成巧錦霞。祇望拾收平淡果,卻教穿透紫雲紗。

劉郎已訴回春夢。村老還我向道瓜。舉首明月憐顧影,登高何慮碧雰遮?

#9    感 時

丙子中元前二日讀陳寅恪先生四十年前輓友人詩,深感其「赤縣」、「蒼鵝」之句,因步原韻而作。

夢還血淚染江河,兩代中興轉眼過。赤地縱橫奔劣(列)馬,蓬萊顛倒失天鵝。 生逢末世孤懷渺,人到衰年憾事多。禱念尼山枯樹發,海清莫問壽如何! 

附原詩《余季豫先生挽詞二首》之二(一九五五),陳寅恪

當年初復舊山河,道故傾談屢見過;豈意滔天沈赤縣,竟符掘地出蒼鵝!

東城老父機先燭,南渡殘生夢獨多。衰淚已因家國盡,人亡學廢更如何?

#10    贈大陸來臺演出京劇藝術家

 一、贈花面尚長榮(四大名旦尚小雲之子)

鐵嗓鋼喉龍鳳鳴,異門兩代享榮名。爭傳往昔乾坤鏡,細品今朝忠奸行。

大袖展收聲勢振,高腔吟止愧心生。滿堂紘彩無須論,絕藝曹楊典冊銘。

二、贈張派青水薛亞萍

獨爽師承一脈張,雍容華貴小紅妝。千層麥浪絲絲扣,百囀鶯啼陣陣揚。

鐵鏡端方秦女恨,尚香清鹿計兒強。畫堂曲罷音遼繞,更有多情淚滿眶!

 三、贈小生葉少蘭(小生泰斗葉盛蘭之子)

盛蘭瀟灑少蘭英,父子奧傳才藝精,落寞上墳躬立志,歡愉小宴慕釵裙。

周仁俠義亡馮氏,公瑾深謀輸孔明。演技動人身入戲,也循舊徹也翻新。

 四、贈鬚生于魁智

英才卓越不尋常,優孟梨園代有光。譚馬遺風觀脫略,余揚韻味續金湯。

子胥讎怨天臺憾,令老悲亡宿店傷。流水行雲無障礙,竿頭百尺減鋒芒。

 五、贈苟派青本孫毓敏

一頻一笑奪天工,漫舞輕歌荀派風。嬌巧紅娘能解語,傷心小玉嘆哀鴻。

尤三芳烈蘇三怨,崔氏疾狂杜氏空。演到真情難自禁,已忘身在劇場中。

 六、贈老旦趙葆秀(寄調浪淘沙)

我兒喚聲真,滿座皆春;金龜曲藝若來神,不盡慈懷思念苦,最是娘親!

天地豈存仁?風雪寒巾;八珍湯味戲翻新,休道龍鍾貧婦狀,美女原身!

#11    東西哲學學會通頌

       約成於丙寅年

其 一

杏壇賢集論西東,不說無明不說空;究竟盈虛當下見,從來悲喜盡頭通。

智愚迷覺天人路,情識成消體用功;一葉慈航生死了,瞬間千載自然同。

其 二

經天日月走西東,真體忘言道體空;勢運抑揚微處顯,人間剝復極邊同;

因緣頓悟塵心幻,雨露原知造化功;大用流行新命慧,任由遠近覓玄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贅 言

一、「悲喜」句:希臘悲劇之勝利有喜感,亦不廢俗義。

二、「天人路」:耶教天國,佛法見性,道說不仁,墨愛天志,儒合天人,各具勝境。

三、「慈航」二句:接引以超越有限生命,承績文化大流,通古通今,無今無古。

四、「勢運」句﹕歷{筏齙A大易生化,又中庸「費而隱」、「微之顯」。

五、「塵心幻」:當謂戡}砥A又通於熊十力先生遮撥「習心」、復歸「本心」意。

六、「新命慧」句:取熊老「性智」、「德慧」與方師東美「共命慧」、「生生之德」

    觀,特重「新」義。

七、或謂:二首末句一就授言,一就空間言,是。然非相離:西哲有以時空為直觀,有

    化空為時,有視時如空。中庸言悠久、博厚、高明,是人文成化,一統時空。

八、聖者無言,仁者訒言,不得已言,未可盡言,智者察言,愚者贅言,言外何言?是

    以忘言。

#12    題贈空前絕後一代台灣省長楚瑜先生雅正

作於丁丑夏日

勤政愛民價莫酬,良臣砥柱立中流,毀章修憲凍台省,遂浪興波抑扁舟。

最是有情還有義,自能無懼亦無憂。山魂水魄青常在,再挽狂瀾振國猷!

#13    挽香港僑領陳冠華先生

作於丁丑歲暮

避地香江客,相知滿海隅;長途思老馬,落日憐貧孤;

任俠多猶少,財資有若無;過來頻傾顧,今夜獨欷歔!

#14    戊寅年初夜聞號風

號風橫掃世間囂,不盡聲情不斷蕭。冰借冰寒冰骨凍,火從火熱火舌焦。

吾忙吾往吾何在?爾患爾憂爾自招!待到冰消風火息,滿天星斗碧空寥。

#15    丁丑冬日偶感

陽曆十二月甘五月為行憲五十週年,中樞竟淡然無有紀念活動

出海弗歸舟遠離,危舫高唱浪人辭;孤懷一柱香何落?人眾千層怨莫疑;

}揖Ⅶ鑒W範墨,曲池投影寸長移;退思還就詩心路,斯世無珠休探驪!

#16    賀冉西來弟七秩壽誕

四海遨遊志未移,身如朗月映秋池;冉書廬下綿畜集,文鳳樓前彩鳳儀;

談笑縱橫今昔會,往來詩酒漢胡宜;舌}筒|有童心在,痛飲江城自展眉。

#17    頌東西文化交流會

癸酉春赴澳門參加澳門中山學會主辦之「東西文化交流歷史與展望」國際學術會,作七律一首,並由旅美吳森教授即時英譯,於宣讀論文時朗頌,頗獲掌聲。返台後再續七律一首。

澳門集議講西東,不問無明不問空;省識盈虛原道體,去來憂樂感靈通;

天人阻隔塵煙蔽,雨露方知造化功;一曲悲歌生死了,未妨遠近證玄同。

論題不盡枕餘譚,今古油然入夢還;杞柳尚能成桮棬,詩書猶欠起愚頑;

人心同理東西會,世路通渠左右彎;敢問聖賢何所事?英華含吐效春蠶!

#18    琴韻心聲

癸酉仲夏,為參加歐洲華人學會主辦之「中西文化異同」國際學術研討會,初臨文化古都奧京維也納。於開幕典禮中聆古琴家李祥霆兄之伯牙古典獨奏,晚間又聞諸會友各吐故國辛酸往事,有感而作。隔日晚會中祥霆更以此詩即興彈唱。

西訪佳人萬里行,喜聆清韻古琴音;琤琮流水鳴幽谷,緩疾飛鵬起暮雲;

寂寞伯牙寧獨奏?憂傷屈子憤孤心!今日相逢維也納,天涯同夢舊封塵。

#19    題維也納暨歐華學會

望 江 南

癸酉七月廿八日,古琴名家李祥霆兄於歐華學會晚會中,以「維也納」為題即興演奏,新加坡《聯合早報》主筆嚴孟達兄謂聽來一似「詠長安」,因得「即興輕彈維也納,弦弦撥動到長安」二句。歸台後,越二月,作「望江南」四闕。

維也納,秀色洗征塵,處處笙歌盎古意,人人容態見情真;疑是走仙津。

維也納,雅律透精醇,史脫勞斯歌怡性,莫札爾特樂通神;新酒釀微醺。

古琴奏,東調西來彈,即興抹挑維也納,弦弦撥動到長安;故國繫心間。

古琴奏,詞韻賀歐華,群儒聚議維也納,銓前吐故話桑麻;異域似同家。

#20    辛巳辭歲迎壬午

作於台北新店臥雲樓

余自幼雅好皮黃中年輟耕甚久,老來居閒多所用心;年屆八旬,尚可引頏高唱旦行腔調,神馳於梅、荀、程、張諸大家,雖有進境而難臻上乘。唯差可自娛娛人。苟能淡忘世亂塵囂,自得其樂,為願足矣!

逢至歲暮新春,接獲多方賀卡,每疏回報,愧失禮儀。因思試題詩句,略申流連耽溺於曲劇觀賞吟唱之情衷,藉以祝賀新春,未嘗不可視為別具一格者也。今成七律一首,字裏行間,句中均含有關聲調聽聞之詞意。遊戲筆墨,聊供一哂耳。

春寒蛇蟄馬蕭蕭,一世風塵半世謠;顧曲周郎千載戲,謳歌虞帝九成韶;

清音隔海遙相送,昂首高吟豈自驕?燕子啣泥猶細語,晚窗幽夢聽鳴簫。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註】

一、「蛇蟄」、「馬蕭」 謂辛巳年過,壬午年來。

二、「半世謠」 謂半世事如入歌謠。

三、「顧曲周郎」見《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謂瑜精意昔樂 其有闕誤瑜必知

 

    之, 知之必顱,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今謂聽歌曰顧曲。

四、「謳歌虞帝」見《孟子》﹕「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

 五、「九成韶」見《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韶、舜樂名;「九成」

    謂有九變。

#21    甲申贈曲藝名家毅清先生

知音數十載,海內久名揚。

手眼鼻步法,梅程荀合張。

高昂風捲浪,迴盪玉生香。

幽怨含光淚,嬌柔解語湯。

字腔情出味,收放弱通強。

誰謂無新意,神來滿座狂。

曲劇名家毅清吾兄雅正

臥雲居士黃岡劉孚坤  歲在甲申民國九十三年